媒体关注
-
11
28【合肥晚报】“墨子”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为该巡天望远镜自今年9月启用后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11月27日,记者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此前人类从未观测到它们的存在。作为目前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将使我国时域天文观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颗为“潜在威胁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由墨子巡天望远镜于...
-
11
28【江淮晨报】中国科大参与研制的 “望远镜”有新发现
11月27日,记者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此前人类从未观测到它们的存在。作为目前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将使我国时域天文观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颗为“潜在威胁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由墨子巡天望远镜...
-
11
27【科技日报】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近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为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发现时的视亮度分别为20.8等和21.0等,视运动速度分别为0.513度/天和1.006度/天。累积了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后,科学家已经确定了2023 WX1和2023 WB2的初轨,分别为Apollo和Amor型近地小行星,其中2023 WX1与地...
-
11
27【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科大俞汉青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俞汉青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资料公布:俞汉青,男,1966年10月生,汉族,安徽省无为市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杰出讲席教授。1986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9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1994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加坡南洋...
-
11
23【安徽日报】揭开“超级陶粲装置”的神秘面纱
近日,我国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利器“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揭开“超级陶粲装置”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通讯员 李昀泽 陈秋实“超级陶粲装置”设计效果图。中国科大 供图“超级陶粲装置”这个新一代“大国重器”,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我国在陶粲能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在基础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发挥重...
-
11
16【光明网】产业链创新链视角下 知识产权如何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升,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关键技术不自主、不安全的隐忧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加重了创新链失衡、断裂的风险。在此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应时而生。所谓科技自立自强,包括“自立”和“自强”两个部分,前者指的是一国能通过本土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关键技术、产品与设备的自给自足,后者指的是一国能够凭...
-
11
16【科技日报】新材料可像树叶般变色
科技日报合肥11月15日电 (记者吴长锋)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基于仿生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光谱变色材料。该材料能模仿落叶植被在绿色和黄色之间的变色现象,且在两种色态下均能复现植物叶片的太阳光谱反射特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材料领域期刊《微观》。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颜色变化特征与叶肉细胞内的色素含量变化有关。当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时,会掩盖其他颜色的色素,使...
-
11
15【央广网】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智能创制火星产氧催化剂
央广网合肥11月15日消息(记者张宣剑)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11月14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合成》上,并被作为当期热点论文予以专门推荐。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然而首先要克服缺乏氧气的...
-
11
15【新华社】科好玩·科学岛语丨来,看这位“机器化学家”打算如何在火星上制氧
大家好我是小来未来的“来”我是一个“机器化学家”我最近研究的重点是“火星制氧”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合成》刚刚报道了我审稿人认为我的表现“令人兴奋”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我请戳下面视频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人类已经在火星发现了水但火星大气的含氧量很低电解火星上的水析出氧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就需要催化剂来“提效降耗”低温、低气压、高辐射的火星环境对人类登陆后就地取材研制催化剂很不利而从地球上...
-
11
15【安徽新闻网】中国科大突破火星智能制氧技术
中国科学家利用火星陨石和智能机器人制造出产氧催化剂,为在火星就地取材,大规模制备氧气,移居火星奠定基础。http://zxr.ahnews.com.cn/news/2023/11/14/c_43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