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7
12【科技日报】地球下地幔物质组成和温度结构揭示
科技日报合肥7月11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同行合作,在约束地球下地幔的物质组成与温度分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其中,地球下地幔位于地表以下660至2890公里深度处,其体积和质量分别占地球整体的55%和52%,是地球最重要的圈层之一。...
-
07
10【科技日报】技术与安全“双轮”驱动AI产业发展
视觉中国供图◎本报记者 刘 艳 杨 雪新技术应用往往先于规范,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才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着眼未来,在重视防范人工智能风险的同时,也应同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努力实现规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声势高涨,短短数月间,数十家国内公司先后宣布进军大模型赛道。7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大模型集中秀场,30余款来自不同...
-
07
10【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议
本报讯(记者赵广立)7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并主持签约仪式。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安徽省领导张韵声、张红文、任清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汪克强出席活动。侯建国代表中国科学院对教育部、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大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
07
10【中国青年报】十年磨一剑!这群青年科研人员破解河蚌开合之谜
俞书宏院士(中)与年轻科研人员合影。李晓萌/摄河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滤食时,两片外壳会重复开合运动。两片外壳连接部位为铰链,其承受反复运动和变形的过程进入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视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从中受到启发,他们联合同校的吴恒安教授团队,揭示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
-
07
05【科技日报】发射探测仪器、建设地下实验室上天入地寻找“黑暗家族”
图为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 视觉中国供图◎本报记者 都 芃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能看到繁星的点点光芒布满天穹。但在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微光之外,宇宙实则是被更多的“黑暗”所填充。科学家认为,宇宙总质能的95%是由人类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它们组成的宇宙“黑暗家族”不发出任何信号、极难被探测,但却充斥在宇宙空间,成为人们最想要破解的谜团之一。当地时间7月1日,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
-
07
05【科技日报】协和与四高校合办“协和医班”
【教育传真】◎本报记者 张佳星“北京协和医学院希望通过‘协和医班’,推动‘X+医’‘医+X’‘X+药’等多学科融通人才培养。”在日前举办的“培养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中国复合型医学人才”对话活动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表示,医学的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方法、人文学科与文化,“协和医班”是为了体现医学“多学、人学、至学”的特点所做的实践。据介绍,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将与北京航空航天...
-
07
02【安徽日报】强校联手共育芯片人才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芯片研发需要强大的技术积累和人才支撑。6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面向国家对芯片领域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携手共同培养高水平芯片人才。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培养具有坚实理工基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能够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方面,...
-
07
02【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蚌外壳开合“耐疲劳”引发仿生材料制备探索
河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滤食时,两片外壳会重复开合运动,两片外壳的连接部位为铰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联合吴恒安教授团队揭示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见解。成果于6月23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 一位审稿专家高度评价该工作:“这无疑激发...
-
07
02【中国青年报】我国科学家为废弃塑料“人工碳循环”找到新方法
王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辆汽车,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然而,大规模塑料生产却给自然界带来难题,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在无须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6月26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
-
07
01【安徽日报】中国科大开辟废弃聚乙烯塑料循环升级新途径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当今大规模的塑料制品产出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却也给自然界带来了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6月26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聚乙烯塑料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