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6
26【科技日报】迄今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元素超导体发现
【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合肥6月24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仙辉教授团队的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人与南京大学孙建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超高压技术手段,发现元素钪在高压下具有高达36K的超导转变温度,刷新了元素超导最高转变温度纪录。相关研究成果于22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元素超导体为研究超导电性提供了一个最简单、最干净的材料平台。自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在元素汞中发...
-
06
26【科技日报】模拟河蚌“铰链” 柔性耐疲劳材料设计有了新思路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你是否使用过折叠手机?是否想尝试折叠屏却又担心折痕?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将会解决这个问题。江河湖泊中随处可见的河蚌,一生需要进行数十万次重复的开合运动,却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形变,其双壳连接背脊处发挥关键作用的“铰链”——贝脊给了科学家灵感。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联合吴恒安教授团队成功揭示了河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化组织的耐疲劳机制,发现...
-
06
21【光明日报】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力量
【文艺观潮】 《流浪地球2》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观众见面,海外票房超过1亿元。该片还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第66届会议边会暨“《流浪地球2》走进联合国”活动中亮相,引发强烈反响。电影《无名》获得海外观众好评,有影迷评价说,该片将忠诚、牺牲等宏大主题,以一种既独特又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体验。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与以前功夫片、武侠片容易受到海外受众追捧不...
-
06
19【求是】习近平关心青年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青年的所思、所忧、所盼,他一直牵挂于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关心青年的暖心故事。 给体校青年教练涨工资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一次到留村乒乓球体校调研,了解到体校青年教练王素梅工作出色负责,带出了入选国家队的学生,但是工资待遇却很低。体校希望组织...
-
06
16【新安晚报】中国科大开拓废弃聚酯塑料循环回收新工艺
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教授和邓晋副研究员团队联合荷兰Utrecht大学LiShen教授报道了一种通过乙酸化学解聚实现废弃PET塑料升级回收的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PET塑料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面临着消耗总量大、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目前成熟的PET回收方法可以实现“废弃饮料瓶到涤纶纺织品”的降级回收。但由于工艺技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在工业上很难实现循环回收以及升级回收。研究人...
-
06
15【新华社】非遗正青春|显微世界里探寻“纸寿千年”的奥秘
新华社合肥6月9日电(记者周畅)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的实验室,三面墙的组柜里摆满了从安徽、福建、浙江、西藏、四川等地收集的手工纸样本。电脑上显示着不规则的纤维纹路,一张张纤维图,就像是一张张手工纸的DNA,揭示着每种手工纸材料和工艺的“基因密码”。泾县宣纸、云南东巴纸、山东桑皮纸、铅山连四纸、福建玉扣纸……这些以手工抄制方式制作而成的纸被统称为手工纸,每一种手工纸的特殊用料和技艺都蕴含着...
-
06
15【新华社】非遗正青春|“微”探文房四宝的“青春”密码
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记者陈诺)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画与书写用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传承样式,文房四宝满载春秋雅事和历史烟云,它们为何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无间的至尊贤友?又如何经得起时光的磨砺沉淀?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超近距离把文房四宝看清楚,从科学角度探寻它们“永葆青春”的秘诀。从流传千年的文籍经典,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千百年...
-
06
15【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红专并进行不怠 科教报国向未来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7日电 初夏时节,美丽的科大校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中国科大各级领导班子一边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认真谋划学校未来发展。“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传承‘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
-
06
15【参考消息】英国“自然指数”排名显示中国大学高质量科研全球领先
2023年6月14日
-
06
15【科技日报】“九天揽月”何时梦想成真——中外青年科研人员热议中国探月进程
【青年科技π】◎实习记者 龚 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近日,中国正式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探月任务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以来,通过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圆满实现了月球环绕探测、着陆巡视探测和自动采样返回。为何孜孜以求地探索月球?何时实现“九天揽月”?人类对月球的执着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月球形成仍是未解之谜探月与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