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0
12【安徽商报】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有望了
中国科大两项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发现植物干细胞广谱抗病毒机制!让兼具高容量、快速充电且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10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教授团队和季恒星教授团队的两项科研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上刊发。如今,虽然电动汽车愈发受到青睐,但漫长的充电时间仍在限制其市场普及率,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电...
-
10
11【人民日报】研究智能物联网多年,李向阳——科技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好
没了电池,还能通话吗?这是李向阳一直思考的问题。2016年回国担任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再续无源通信研究。联合学院10位老师成立凌客团队,研究物联智能、计算智能、数据智能三个方向,其中专注于无源通信的就有4人。从零开始,并不容易。没基础,趁着参加学术会议,主动向有关学者请教;跨界大,联合中科大物理、电子等院系,寻找人才;缺经费,成功申请到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
-
10
10【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植物如何抗病毒?我国科学家发现“利器”
植物病毒病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病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忠教授团队经8年研究发现,WUS蛋白可以成为其他细胞抵抗病毒的“利器”,这项工作也研究了植物分生组织存在的广谱抗病毒免疫活性。下一步,团队计划将成果应用到育种中,得到广谱高抗病的作物新品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范琼)视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供《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年10月09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0-1...
-
10
10【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新型电极材料让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成为可能
电动汽车愈发受到市场青睐,但漫长的充电时间也让人望而却步。目前市售最先进的电动汽车需要“坐等”充电一小时才能增程500公里。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们在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设计的黑磷复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电且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实验表明,通过复合材料做成的电极片,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范...
-
10
10【合肥新闻联播】中国科大两项成果同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
10月9号凌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教授团队和季恒星教授团队的两项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刊发,这两项成果分别是赵忠团队发现植物干细胞广谱抗病毒机制、季恒星团队的新型电极材料助力锂电子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当前,植物病毒病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病害,植物一旦染上病毒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比如在水稻中由稻飞虱传播的病毒(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一旦爆发,轻则减产16%左右,重则绝收。“茎...
-
10
10【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干细胞广谱抗病毒机制
中新社合肥10月9日电 (记者 吴兰)植物如何抵抗病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一种植物干细胞免疫病毒的关键因子,揭示了植物干细胞的广谱抗病毒机制。这一研究成果9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据介绍,科研团队通过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病毒学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干细胞免疫病毒的关键因子——WUSCHEL(WUS)蛋白。目前,植物病毒病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病害,植物一旦染上病毒...
-
10
10【中国新闻网】中美学者发现可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材料
中新社合肥10月9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日消息,该校季恒星教授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等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黑磷复合材料做成电极片。实验室数据显示,该电极片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这一研究成果9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据科研人员介绍,传统燃油汽车仅需五分钟即可满油增程500公里,而目前市售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则需要“坐等”充电约一小时才能达到...
-
10
10【光明日报】9分钟可恢复80%的电量 中美科学家研制出可快充的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报合肥10月9日电(记者常河 通讯员范琼)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是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黑磷复合材料,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电池约80%电量,使兼具快速充电、高电荷容量、长寿命优点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这项成果10月9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全新设计的黑磷复合材...
-
10
10【安徽日报】中科大两项科研成果同期登上《科学》杂志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10月9日凌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赵忠教授团队和季恒星教授团队的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上同期在线刊发。其中,赵忠教授团队通过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病毒学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干细胞免疫病毒的关键因子—WUSCHEL(WUS)蛋白,揭示了植物干细胞的广谱抗病毒机制。这项工作第一次发现了病毒抗性和分生组织维持基因之间存在的精确分子连接,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
-
10
10【央广网】中国科大在新型锂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央广网合肥10月9日消息(记者刘军)记者9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们在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设计的黑磷复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电且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该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9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据了解,电动汽车愈发受到市场青睐,但漫长的充电时间也让人望而却步。传统燃油汽车仅需五分钟即可满油增程500公里,而目前市售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