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

【新安晚报】中国科大“纳新”,省立医院“入学”

  新设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吸纳安徽省立医院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正式成立。同时,安徽省立医院挂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对安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将为我省医疗水平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建设背景
  省政府、国家卫计委、中科院三方共建

  今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我省在全国创新发展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省政府、国家卫计委、中国科学院三方协商决定成立并共同建设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作为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揭牌的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自然也是由三方合力共建。
  在合作共建中,三方具体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省政府将会把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为培养医学高端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创造条件;国家卫计委则会大力支持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培养高新尖人才,提高安徽省医疗卫生教育和服务水平;中科院将大力支持中国科大发展“科大新医学”,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纳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支持学校参与卓越创新中心和创新研究院等建设,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与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中国科大和安徽省立医院合作由来已久
  事实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立医院的合作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由来已久。2012年3月,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前沿生物学科、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转化与应用联盟。几年来,双方在肿瘤免疫治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2017年9月以来,双方加快推动合作共建步伐,达成了合作共识,并多次向省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
  如今,随着安徽省立医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方顺理成章成为“一家”。一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方面有良好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近年来,中国科大在以免疫、生殖、肿瘤为代表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突破。”不过,与国内顶尖高校相比,中国科大在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上尚属空白,亟需向医学领域拓展。
  另一方面,省立医院是江淮大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之一,医院始建于1898年,现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办院规模全省第一、全国前十;血液病学、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个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排头兵。但教育科研平台资源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面临困境,亟需寻求与高水平大学合作,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对于拥有7000万人口的我省来说,虽然近年来深入推进综合医改,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保障了全省人民健康,但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医学教育和医学高端人才培养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急需培育建设一流医院、一流学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方便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此,双方的合作势在必行。包信和用“喜庆”一词来形容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他说:“建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这个几代科大人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揭牌,标志着中国科大朝着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医院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未来发展
  省立医院将创建知名临床研究型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正式挂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省立医院这一名号还在吗?对我省医疗事业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变化?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科大直属附属医院,省立医院已被命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但同时保留了“安徽省立医院”的名称;省立医院原承担的功能、任务、职责不变,独立法人单位性质不变。
  在成立大会上,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与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签署了关于共建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协议。当天,作为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医学院,在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挂牌,附属第一医院南区二期同步正式开诊。
  在合作中,省卫计委将积极支持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建设,继续将省立医院纳入全省卫生事业发展整体规划,保留医院原承担的功能、任务、职责,加强对医院医疗业务的管理、监督与指导,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中国科大依法依规行使对直属附属医院的主管权。
  中国科大则会将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承担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培育、科研项目部署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和科技创新人才。
  “医学是科学,但最终是人学。希望未来科学与人文并进,努力创建人文型医院,最终惠及广大人民。”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希望院校能统一认识,加速融合发展。合作方均表示,将以高水平医学人才和理工医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为牵引,携手推进中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和安徽省立医院一流医院建设。
  “省立医院挂牌成为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开启了国内知名临床研究型医院的新征程,掀开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说,期待医院在新时代有新的更大作为,尤其在探索“理工医融合、医教研协同、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模式,引领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高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科大布局新医学建世界一流学科
  以后,中国科大将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对此,包信和表示,中国科大要办新医学,其内涵和使命是“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
  “新医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大新医学将在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5+3’和‘3+2’的传统模式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中国科大在理工科等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优势,积极探索理工医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培养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精通医学基础和熟悉临床技术的一流复合型高端医疗人才。”包信和说。
  据了解,中科大在基因研究、脑科学以及精准治疗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显著学科优势。因此,未来中国科大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信息学以及网络技术在医教研领域的交叉融合,在精准诊治、诊断和靶向给药为目标的精确治疗等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
  “中国科大以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为契机,利用理工优势向医学领域拓展融合、推动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协同发展,也是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大战略决策。”包信和说,希望在保持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基础上,尊重医院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医院能在思想上共同铭记科大“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共同完成建设一流医院的使命;希望能够加强加快临床医学院的建设,创建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医院。希望能够利用大学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
  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中国科大积极探索“新医学”,可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力安徽省健康产业发展升级,汇集优质高端医疗资源,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医学”医疗技术与装备,打造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转化平台。

 

新安晚报2017年12月25日

http://epaper.ahwang.cn/xawb/20171225/html/page_03_content_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