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中国青年杂志】以奋斗之豪情,奏青春之乐章 ——高校师生热议《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编者按: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高校是国家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也是当下社会进步的有力支撑。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在科技道路上应如何行走?如何将所学投身国家治理?

此书一经出版,即在高校师生中引起热议,成为人生航向的指路明灯。

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大潮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 宋玺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还有十五年,看上去离我们有点儿远,但在2020年这个紧要关头,“十四五”规划给我们年轻人带来很多希望和期待。在目前的复杂形势下,我们能够看到中央对未来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复杂的国际形势,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从个体层面来讲,当目光只聚焦在小的地方、近的地方,思维也会更加刻板,因不确定因素而更加焦虑。可是从战略层面上来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勉励青年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我看来,以大才能带小,个人价值永远都在历史洪流中体现。唯有充实自己,不忘初心,才能在体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成为学联代表后,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在关注和参与各类学生活动,如今我更有责任做好宣传和引领工作,身体力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与,将个人的小理想融入时代的大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观看北京大学师生青春诗会,并与朗诵者亲切交谈。选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王玉皞

在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时,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青年要“自找苦吃”,作为一名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我想这就是鼓励我们要敢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直面挑战、奋起直追。

当前,创新范式的演变正在经历第三个主要阶段,即:“科学、技术的创新-系统创新-使命驱动的创新”,这一演变过程一方面体现了创新从单一到复杂的系统转变,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有组织的兵团模式在创新过程中从注重速度到战略方向的转变。过去五年中,我所在的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面向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新需求中,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构建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学术生态链,聚焦多学科交叉和协同新模式,有组织地构建了兵团模式服务区域创新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延展学院作为创新主体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属性。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战略发展需求,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精神内核,始终不忘科技创新初心,时刻牢记驱动发展使命,在实现祖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壮阔征程上奋笔书写自己的光荣答卷。

依法治国,不仅是时代的标志,更是努力的目标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 杨静雯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出版了,见到此书,我不由回想起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我校进行考察的场景。这不仅是对广大法治工作者的激励,更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取代了人治,人民的生活朝着规范化、确定化的轨道前进,法律在制约犯罪的同时,也在保护权利的实现。

犹记得多年前邻居张爷爷一家因为继承遗产一事闹上了法庭。张爷爷唯一的儿子张三嫌弃他瘫痪在床,遂日常对其打骂、虐待。后张三搬离老家,遗弃老人,直到张爷爷去世又来争夺遗产。此时张爷爷的女儿向法院起诉,法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后判令张三丧失继承权。由此可见,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法治建设的推进有着迫切的需要。

依法治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的那样,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2015级2班团支部“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选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增强历史使命感,勇立潮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26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时强调“创新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勉励科研人员“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认为我们目前处于科技发展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的历史关键期。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在科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也非常迅猛,因此对科研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迎头赶上,让国家的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在我研究的量子计算领域,一方面我会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大原始创新力度,攻克众多技术难关;与此同时,作为中科大的一名老师,我将下功夫培养学生,让他们大胆思考和创造,为我国科研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与正在图书馆自习的学生们亲切交谈。选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用镜头书写梦的青春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 李维敏

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立志要高、起步要低’,也应‘志当存高远’,把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最高理想,同时也要从小事做起。”身为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目前,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报纸到移动互联网的阶段。“媒体融合”在我国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反映了新媒体对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所在的北师大也为媒体建设做出诸多努力,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新媒体影像研究中心,2020年疫情期间为网民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相关资讯提供了很多正确引导。

学校的出色成就让作为学生的我信心倍增,深感自己学习研究领域的应用之广,更明白我们应该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院校A+学科的培养教育下,我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综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用光和影的艺术来传播正能量;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更有趣的方式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从更灵活的角度推进学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在心,努力用新媒体的力量实现其可视化、互动性的呈现,让更多人在媒介传播下树立起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参加“国培计划”的师生们座谈。选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以奋斗之我,成就卓越之我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空中乘务E班学生 丁王炜

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我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勉励育英空乘学子:“年轻人,要不怕艰苦、敢于挑战、乐观开朗,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你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飞上蓝天!”我是一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我认为美好的东西并非一蹴而就,唾手可得,它始终与勤奋、责任相伴左右。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最终是要落地为“奋斗”二字。

什么是奋斗?是勤奋学习、提升自我。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感恩老一辈的辛勤付出时需要扛起肩上的责任,推进新时代的发展进程。趁着青春年少,精力充沛,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才能在未来一展身手。要怎么奋斗?要勇挑重任、磨砺自我。2020年初的疫情中,“90后”甚至是“00后”都积极投入到抗疫一线,他们不怕辛苦、不求回报,筑起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强防线,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该奋斗的年纪,不该安逸。我努力学习,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以及各级荣誉和奖项37项;我乐于奉献,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和重大赛会礼仪服务,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我。大二学年我被航空公司录用,实现了蓝天梦,今年我考取了国际航线资格证和广播词资格证。无奋斗不青春,我将继续用奋斗的汗水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2003年4月12日,习近平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期间为学生们签名。选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志向坚定,昂扬迈步“最后一公里”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刘粤乔

人们常说,青春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青春的我们充满朝气与希望,拥有满腔的热血与干劲。然而怎样度过青春年华才不算枉费?在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之后,我的心中有了更加清晰与明确的答案。唯有奋斗与拼搏的青春才是拥有生命力与痕迹的,唯有迈开双腿去实践去创造的青春才是值得回味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总书记对青年朋友的鼓励与重视,以及殷切的期望与教诲。1983年,习近平时任正定县委书记,同样是青年的他,非常重视年轻一辈的大学生朋友们。他在给河北农大正定籍同学们的信中说道:“相信同学们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都有着奋发图强、献身四化的远大志向,一定是不会辜负这‘黄金时代’的宝贵时光的。”这充分体现了他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他鼓励青年到基层工作,自己也主动请求前往基层学习与进修:“要真正做点儿实事,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要到第一线,从基层干起。”同样,作为青年,我们也要有这种不怕吃苦受累、冲锋陷阵的锻炼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荒废宝贵的青春年华。(记者张斯絮 刘善伟 董铁莹 于丹)

《中国青年杂志》(2020-12-01)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040664666903475254&item_id=8040664666903475254&reedit_timestamp=1606831472000&to_audit_timestamp=2020-12-01%2022%3A04%3A3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06833391984&showmenu=false&ref_read_id=52acfcbc-fe9c-4ed8-a201-f4731a5a3f99_160732986475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