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4

[中国科学报]科考:增加生命的厚度

 中国科大科考协会行走在巴丹吉林沙漠上。

 

“科考会上瘾”,这是中国科大科考人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科考的经历让他们收获一份真挚的感情。

 

■本报通讯员 刘爱华 记者 杨保国

 

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沙漠风光照片、一帧帧制作精良的沙漠植物标本、一袋袋采集自沙漠的土壤样品……这不是某个生态博物馆的收藏品,而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考协会科考探险的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巴丹吉林沙漠科考主题展览”。

 

探险,更关注科学考察

 

7月29日,中国科大科考协会15名队员踏上征程,用7天时间徒步深入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登上了有沙漠珠峰之称的必鲁图峰。队员们从沙漠东南缘进入,徒步80公里深入沙漠腹地,最后成功从沙漠南端穿出,并带回了40公斤的植物样本、水样、土样以及沙样。

 

协会新近出炉的长达96页的科学考察报告《挺进大沙漠 探访航天城》,详细记录了科考队此次巴丹吉林沙漠之行。目前,这份包含地质、植被和人文考察的报告,已提交给甘肃防沙治沙办公室和南京土壤所等有关单位。“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引起人们珍爱自然资源,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土地沙漠化防治出一份力。”科考协会现任会长、本次沙漠科考活动的领队范晓东说。

 

中国科大科考协会在1996年创办之初,就确定了“科考·探险·环保”的目标定位。十余年来,科考队组织过多次大型科考活动:四入秦岭,对当地的植被分布进行科学考察;奔赴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赴四川卧龙,探索熊猫家园,关注灾后重建……

 

科学考察并非易事,队员们不仅要忍受恶劣环境的考验,还要进行植物样本的采集以及水文、地质和人文的调查。

 

为了锻炼队员们的综合技能,科考协会常年坚持举办一系列科考知识讲座,开展每周“三五七”日常训练等活动,并在安徽省内建立起龙井河、庐江、花岩山、牯牛降、千坪等多个拉练基地。

 

每次科考归来,队员们不仅要形成详细的文字记录,还要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后续的实验工作,形成完备的考察报告,最终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向当地政府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出色的工作给科考协会带来了许多荣誉,科考协会多次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优秀学生社团标兵”、“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探索奖”。

 

“无兄弟,不科考”

 

李煌,物理系2008级研究生,“无兄弟,不科考”就是他的原创。在科考协会的三年中,从庐江到龙井河,从花岩山到鹞落坪,从牯牛降到白际,李煌体验了成长,收获了一群好兄弟。回忆起当年的科考岁月,他感触尤深:“离别怀念,科考的日子愈发地美好起来了。”

 

汪晓彬,合肥电视台记者,跟随科大科考协会参加了6次科考活动,由他指导的纪录片“卧龙十日”曾获得2009年国际DV大赛一等奖。“参加了6次科考,认识了无数兄弟,这些兄弟结婚都会给我发请帖,科考队是兄弟连一样的地方。”如今42岁的他,与科考协会的许多同学都成了忘年的兄弟。

 

在巴丹吉林沙漠科考中,由于连续的高温,在进入沙漠后的第三天,队医梁菊中暑了。为了不耽误队伍的行程,梁菊拒绝了女队员们陪她走的建议,坚持独自跟在队伍最后,但她登山包里的物品已经悄然转移到其他队员的肩膀上。

 

“在科考队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一碗方便面泡出来,也会一人一根地分享。”汪晓彬在一篇网络日志中这样写道。

 

科考协会还曾经促成了一桩美好的姻缘。李海滨和李宝光在科考协会相识、相知、相恋,并于2003年在科考协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如今,二人均已是云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兄弟情谊虽重,但在实地科考活动中,也要让位于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为保证队员安全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科考队员们在科考途中,实行军事化管理。“没有领队的允许,不能使用相机”;“在露营地,不允许使用肥皂和牙膏”……科考中,队员们必须要绝对服从领队的指挥。

 

协会内部也有着完善的组织结构,理事会决定协会的发展方向,具体执行机构则有实践部、装备部、财务部、档案部、宣传部共五个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我们把协会当成另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兄弟们将科考凝练成了一种生活态度。”科考协会实践部部长吴敬说。

 

马拉松背后的公益情怀

 

厦门、扬州、上海、北京的马拉松,从来就不缺少中国科大科考队员身影。

 

2011年,科考协会与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合作,以义跑北京马拉松的形式,组织了一场“挑战北马,捐赠困学守望”的公益活动。他们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奖励中国科大为本科教育尽心竭力的基础课教师。最终,他们不负众望,为“困学守望”教学奖赢得约74万元的捐赠。

 

在即将举行的2012年第32届北京马拉松赛场上,科考协会的80名会员即将再次踏上征程,为“资助中国科大学生海外交流”筹集一笔资金。

 

“科考会上瘾”,这是中国科大科考人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协会中大部分人都不会将科考作为终身事业,然而科考的经历,不仅让他们收获了一份真挚的感情,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素质,还提升了组织和沟通的能力。

 

范晓东表示,科考可以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也是对毅力的培养。回来后,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中。

 

科考人员们在时间的纵坐标上,尽可能地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体验别样的人生。

 

“下一步我们希望将暑期的大型科考活动系统化,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集中做一件事情。”前任会长孙騄轩透露,近几年内协会将对国内湿地进行集中考察,建立比较完整的和具有对比性的数据库,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考察报告。

 

                   《中国科学报》 (2012-11-14 第8版 校园)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1/26581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