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2
28【光明日报】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华社发罗斯海新站效果图。国家海洋局供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新华社发“梦想”号试航。新华社发“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局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白鹤滩水电站。新华社发110GHz高带宽硅调制器。北京大学供图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局部)。中国科学院供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新华社发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新华...
-
12
27【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颁发2023年度系列奖项
本报讯(记者赵广立)近日,中国科学院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公布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以及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名单。4个研究集体和2名个人获得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集体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研究集体,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研究集体,以及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的相关...
-
12
27【江淮晨报】合肥多项成果入选国内年度科技新闻、重大科技成就
12月25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3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12月26日,《人民日报》盘点的2023年重大科技成就也新鲜出炉。记者获悉,来自合肥的3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量子比特领域突破入选十大科技新闻在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作者完成的“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入选。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神秘也是最基础的性质之一,同时也是量子信息...
-
12
27【CCTV13 朝闻天下】2023 我们一起走过·国之重器硬核所在 墨子巡天望远镜
央视网 2023-12-27https://tv.cctv.com/2023/12/27/VIDEaq7RVeBPViUBROTAVWLz231227.shtml
-
12
26【新华每日电讯】“两心同创”强动能 长三角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观察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放眼中国创新版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格外引人注目。聚焦这些科技力量的布局,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半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实施“两心同创”,围绕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等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两大科学中心创新策源能力不...
-
12
26【合肥晚报】合肥3人荣获“何梁何利奖” 分别为聚变能、量子、遥感领域科研“大咖”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安徽有3人上榜,皆来自合肥。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万宝年院士,获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诚教授、陆朝阳教授获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万宝年:让“人造太阳”“发光发亮”说起磁约束聚变,大家或许会感到陌生,不过说到研究...
-
12
26【合肥晚报】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开工 将助力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教基地鸟瞰图 图片来源中国科大本报讯 12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教基地开工仪式在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举行。未来,该基地将打造成为集科研、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科教园区,持续推动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力争成为国家量子信息重大科技创新布局中的重要承载单元。记者获悉,此次新建的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将致力于打造...
-
12
26【新华社】“两心同创”强动能——长三角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观察
新华社合肥12月25日电题:“两心同创”强动能——长三角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观察新华社记者放眼中国创新版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格外引人注目。聚焦这些科技力量的布局,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半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实施“两心同创”,围绕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创...
-
12
26【安徽日报】“两心同创”强动能 ——长三角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观察
■ 新华社记者放眼中国创新版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格外引人注目。聚焦这些科技力量的布局,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半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实施“两心同创”,围绕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等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两大科学中心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合力不...
-
12
26【江淮晨报】合肥“三杰”获“何梁何利奖” 分别在磁约束聚变、量子力学、遥感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报讯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安徽有3人上榜,皆来自合肥。说起磁约束聚变,大家或许会感到陌生,不过说到研究磁约束聚变的一大重要装置——“人造太阳”EAST实验装置,许多人应该都很熟悉。此次2023年度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万宝年院士正是该院磁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