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8
02【人民网】聚焦“第一资源” 安徽“三箭齐发”
“获赠人才住房,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归属感。”近日,作为安徽广德引进的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众钠能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建庆接过“新家”的钥匙,感慨万千。不止是住房,在广德,赵建庆还能享受到就医、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等人才权益。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2022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1170多万人。在人才的有力支撑下,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地跻身全国前十,并明确了“2...
-
08
02【人民日报海外版】让网红孵化机构健康发展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好苏嫂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网红直播”电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辅助型工作内容解析、直播带货运营知识、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巧。图为学员在赣榆区一家培训机构参加“网红直播”电商培训。邵世新摄(人民图片)网红经济火爆,不少人加入网络主播队伍,与之伴生的MCN机构(网红孵化机构)数量也在激增。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提出,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
-
08
02【人民日报】中科大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演变
本报合肥8月1日电 (记者徐靖)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邓正宾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地球自外向内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上、下地幔存在大量物质交换,现有交换速率下地球早期形成的储库难以得到保留,与地球化学观察所得结论相对立。在地壳...
-
08
01【光明日报】地球地幔运转模式演变被揭示
【科技前沿】 本报合肥7月31日电(记者常河 通讯员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邓正宾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了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接近全地幔对流的模式只是地球演化近期的过渡状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地球自...
-
08
01【求是】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2023年2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基础研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
-
08
01【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始于一二三线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随着2020年至2021年一系列“智慧医疗+”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我国智慧医疗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缺乏上级宏观指导,资金掣肘体系建设。国家在该体系建设中的相关政策多以意见或远景规划为主,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尚未出台相关建设规范,由此导致市级推进建设时只能自行设计,整体推进速度缓慢。由于“智慧医疗+”体系涵盖范围广...
-
07
26【科技日报】“宇宙是什么”再添新猜想 新构想认为宇宙或是一个巨大且特别的量子
◎实习记者 李诏宇 实习生 王孙伟身处天地之间,每每仰观俯察,“宇宙是什么”这一问题往往会在脑海中浮现。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经常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近日,《新科学家》周刊刊发题为《对现实的重新思考:整个宇宙会不会就是一个量子单体》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能答案——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且特别的量子。按照这篇文章的观点,宇宙可能根本不是由分开...
-
07
25【人民日报海外版】量子飞跃 未来可期(“四深”领域这样创新④)
本报记者 杨俊峰 徐 靖图为“九章”量子计算机光量子干涉实物图。新华社发2022年9月4日,在北京,一家参展企业代表在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上介绍量子加密对讲。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2022年11月4日,参观者在北京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观看可编程量子计算系统“祖冲之号”模型。陈晓根摄(人民视觉)图为介绍量子计算机用途的科普图。资料图片近日,一则关于量子科技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关注。继2017年...
-
07
24【央视新闻】窗户也能调控阳光?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维持舒适室温的智能窗户
当前正值炎炎夏日,为了营造适宜居住的室内环境,人们往往依赖空调来降低室内温度,温度虽然降下来了,但却容易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建筑物中,减少空调、暖气等室内温控设备的过度使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室内温度,其实还有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在建筑物中安装智能化的节能窗户,通过阻挡太阳光对室内的长时间直射,延缓室内温度的升高,就能够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在节约电能的同时还能...
-
07
24【央广网】窗户也能调控阳光?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维持舒适室温的智能窗户
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当前正值炎炎夏日,为了营造适宜居住的室内环境,人们往往依赖空调来降低室内温度,温度虽然降下来了,但却容易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建筑物中,减少空调、暖气等室内温控设备的过度使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室内温度,其实还有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在建筑物中安装智能化的节能窗户,通过阻挡太阳光对室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