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7
20【人民政协报】科学探索奖:探索社会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创新模式 5年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
本报记者 高志民7月17日,第5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且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该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10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5年来,共有248...
-
07
20【人民日报海外版】48名青年科学家获支持表彰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
立 风近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10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纵观本届“科学探索奖”名单,数个“首次”带给奖项更为多元化的面貌。香港大学副教授约瑟夫·雷恩·米哈尔斯基成为“科学探索奖”5年来首位外籍非华裔...
-
07
18【科技日报】五年共资助248位科学家,探索社会资金支持研究新模式 “科学探索奖”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本报记者 操秀英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至此,“科学探索奖”5年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科学探索奖’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五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探索奖’实施的一系列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家主体作用的评审、监督和发布办法是成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是有效的,奖金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
-
07
17【科技日报】十年回望:量子飞跃,未来可期
潘建伟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我有幸作为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向总书记汇报了量子科技研究进展情况。听过报告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们开始调控量子世界,这将极大推动信息、能源、材料科学发展,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近距离感受总书记对量子科技的重视,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在量子科技领域攻关创新的信念和决心。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阐述量子科...
-
07
15【光明日报】用创新把握今天赢得明天——安徽合肥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人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睿合科技有限公司内生产全贴合液晶显示屏。解琛摄/光明图片安徽省合肥市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解琛摄/光明图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6月7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肥先进光源项目获国家正式批复,将于今年9月开工。这意味着,除已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外,安徽合肥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
-
07
14【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幅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实现51比特量子纠缠态制备
本报合肥7月13日电 (记者李俊杰)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的演示。该工作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突破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
-
07
14【CCTV-13朝闻天下】我国量子计算研究取得新进展 实现世界最大规模51比特量子纠缠态制备
央视网 2023-07-13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11369029469404478985&t=1689211403214&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fcf8cfcc-57d2-4ea9-9acd-e9a066a27e54
-
07
14【中国科学报】刷新世界纪录 研究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
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助理教授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演示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7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潘建伟介绍,该工作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提升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
-
07
14【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刷新量子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本报合肥7月12日电(记者常河、齐芳)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的演示。该研究将各个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突破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对于多体量子纠缠研究、大规模量子算法实现以及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此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07
14【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刷新世界纪录!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51比特超导量子簇态制备和验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中国科学家继2017年起先后完成10比特、12比特、18比特的真纠缠态制备之后,在量子科技领域又一次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实现51比特超导量子簇态制备和验证。7月1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近日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