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0
13【Xinhua News】China Focus: China's computational power gains new strength with 255-detected-photon quantum computer
HEFEI, Oct. 12 (Xinhua) -- Chinese scientists unveiled a quantum computer prototype named "Jiuzhang 3.0" with 255 detected photons on Wednesday, once again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photonics quantum computing technology.Led by the renowned Chinese quantum physicist Pan Jianwei, the research team has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this quantum computing feat, achieving a speed that is 10 quadrillion...
-
10
12【科技日报】“九章三号”再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科技日报合肥10月11日电 (记者吴长锋)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获悉,该校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科研人员设计了时空解复用的光子探测新...
-
10
11【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深耕等离子体应用技术 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原则建设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先研院在建院过程中承继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依托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的自主研究优势,打造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科大硅谷”核心区,在区域产业发展、产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孵化...
-
10
10【光明日报】科技前沿丨科学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科技前沿】 本报合肥10月9日电(记者丁一鸣)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副教授蔡振翼和教授王俊贤,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上。类星体是一类非常明亮的河外天体,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持续吞噬所处星系核心区域的气体。巨大的引力势在气体形成的吸积盘上得以释放,转化为热能和电磁辐射,使得星...
-
10
09【科技日报】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揭示
科技日报合肥10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远比经典吸积盘理论预期更软,对经典吸积盘辐射模型提出了严重挑战,有力地支持了具有普遍盘风的吸积模型。相关成果日前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
-
10
08【科技日报】新技术可早期预警锂电池热失控
科技日报合肥10月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金华教授和王青松研究员团队与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可植入电池内部的高精度、多模态集成光纤器,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对商业化锂电池热失控全过程的精准分析与早期预警。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电池热失控是制约电动汽车与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根源是电池内部一系...
-
10
07【西海都市报】探秘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墨子巡天望远镜巡视银河。通讯员 李生学 摄墨子巡天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运维团队查看拍摄的图像。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摄9月17日,一则消息冲上热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正式“巡天”,其首秀获取的仙女座星系最大视场图像也让大家惊叹不已。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是什么样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如何“巡天”拍出完整仙女座星系的...
-
09
27【CCTV-13新闻直播间】制器为先:全国首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 防患于未“燃” 为古建铸就安全“金钟罩”
来源 : 央视网 2023-09-27 18:00https://tv.cctv.com/2023/09/27/VIDElSHUxI9aUnCTed2DZZ7o230927.shtml?spm=C45404.PCHhhgX3efBE.Ev0XVtu8CoWN.339
-
09
27【科技日报】我科研团队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合肥9月26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王双等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需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学评论快报》上。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共享,但器件特性、调制精度、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可能造成系统的现实安...
-
09
27【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本报合肥9月26日电(记者丁一鸣 通讯员王敏)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须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共享,但器件特性、调制精度、环境干扰等...